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facebook下载地址

facebook邀请码(最新免费)

兴趣联盟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分享

    栖霞原创丨体验“短期出家”日记(7):六朝胜迹千佛名蓝 南京栖霞古寺

    QQ202009904 2021-11-02 21:52


    栖霞原创丨体验“短期出家”日记(7):六朝胜迹千佛名蓝

    图片


     ——第6天,4月12日,周三 ——六朝胜迹千佛名蓝


    今天早课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点摸到诵经的节奏感了,这篇经文需半小时,朗朗上口。


    早餐后还有时间,请义工开了边门,在舍利塔绕塔九圈,为家人亲友祈福。因为今天的身份不一样了,她们会收到感应吗?


    上午八点半至十点半,在大礼堂听净善法师讲课,内容是“六朝胜迹、千古伽蓝——栖霞古寺历史文化述略”。作为南京人,来过多少次栖霞山,也记不清了,能记清的也都是一些片段,这次来栖霞寺短期出家,能够静下心来,以佛学这根主线,了解这座千年古刹,实则收获不小。


    图片


    栖霞山位于长江南京段的南岸、长江四桥的东边。


    眼下的栖霞山分为两部分,外围是栖霞山景区,“春牛首秋栖霞”。“栖霞红叶”有十多个品种、百年以上的老树五百余株,为南京著名风景区、“金陵48景”之一,也是全国知名的赏枫之地;景区分为前山后山,自然景观优美;三山环抱(东龙山、西虎山、北南象山,主峰三茅峰,又名凤翔峰,海拔286米)。


    “昔时山间盛产甘草、野参、当归等养生滋补中草药,皆有摄养众生之效,故栖霞山俗称“摄山”;又因整个摄山自主峰以降,形如雨伞,亦名“伞山”。


    栖霞山目前有栖霞古寺、舍利塔、千佛岩、纱帽峰、 碧云亭、明镜湖、小营盘遗址、天开岩等,曾有五皇十四帝来此游历,江边至今建有“秦始皇登临处”;清乾隆六下江南,五次住跸栖霞行宫,最多的一天写下了20首以栖霞山为题材的诗篇,其中有一篇《第一金陵明秀山》刻石立于景区入口处的明镜湖畔,并钦赐“紫衣袈裟”一件,这座耗时六年建成的皇帝行宫,是江南行宫中最大的一座,鼎盛时期占地400余亩,厅堂馆舍2000余间。这座行宫建成近百年后在清朝咸丰年间被太平军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史称“道咸之难”。现在还能在山上发现行宫遗址。


    图片


    栖霞古寺位于景区的三山环抱的西口,古寺座东朝西,后有诸峰怀抱,前有明镜湖、月牙池,实属前有照后有靠、深山古刹、佛教圣地,享有“众寺之首”之誉。江苏省共有28处国宝级文物,其中三处在栖霞山景区内,分别是“隋塔、唐碑、千佛崖”,都在古寺前后。栖霞古寺是文革后对公众开放的最早的三座寺院之一。古寺的山门围墙为暗红色,与北京故宫同色;围墙内还包含了中国佛学院四个分院之一的栖霞山分院。从1983年至今已经走出了120多位高僧大德,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大寺院,大家熟悉的星云大师,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汉传佛教“三语八宗”之一的“三论宗”祖庭就在栖霞寺。


    栖霞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山东栖霞县名门望族明僧绍在此“捐精舍为寺”。关于栖霞山、栖霞寺名称的由来,一说是来源于在此“捐精舍以为寺”的明僧绍来自山东栖霞县、所捐精舍名为“栖霞精舍”而得名;另有一说是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南朝时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兴盛于隋、唐:隋文帝在全国建有83座舍利宝塔,首座舍利塔即为“蒋州”(今南京)栖霞山舍利塔;唐朝时栖霞寺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图片


    栖霞寺山门口碑亭内唐代的《明征君碑》是由其第五世孙记载了被朝廷“数次征用而不就”的世祖明僧绍、专注修佛、是为“明征君”的故事,此碑的背面“栖霞”两个大字为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所题。栖霞古寺历尽六毁六建,今天所见古寺的建筑群是民国时期高僧大德宗仰上人及以后的各位高僧辛勤所建;其中“藏经楼”、“毗卢宝殿”等建筑物已有百年历史。


    千佛崖与栖霞寺同年开凿: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法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即现在的“三圣殿”,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就在每年的11月22至25日这几天,下午的15:15—45分之间,一束阳光透过石窟门上方圆孔直接照在佛像的眉心,称为“玄光”;“东飞天”石雕像就在中102号佛龛中,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中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 “敦煌遗迹”。


    上世纪日军侵华战争,南京沦陷,栖霞寺倾其所有,坚持了四天,救护了数万难民(其中就有廖耀湘,后来题写了“栖霞古寺”四个字,为今日所见);当时的方丈以身护寺,赫退了日寇炮火毁寺的企图。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实乃如此。


    图片

    下午在大礼堂由佛学院演修法师讲授《正见与邪见》,这位法师看上去很年轻,中国佛学院毕业后又回到母校,一张娃娃脸却已经经纶满腹,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法师讲的第一个问题,从汉字的“家”说起,出小家入大家、什么是家?家在哪里?——“空门里没有利益之争”,腾出心里的空间、满瓶不动半瓶晃;出家分为四种:身心俱出、身出心不出、心出身不出、身心俱不出;你们短期,只能是体验。出家的条件,一共有六类十九种人是要被拒之门外的,好像涉及方方面面,要求蛮高,也是第一次听到,很新鲜。


    第二个问题,至于切题所说的“正见与邪见”,首先什么是佛法?佛法者,经文也,经文就有真假之分,判定的标准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有点费解);所谓正知正见,指的是信仰、思想、行为,往世、今生、往生,因果、心相、智慧,平常人、平凡心、慈悲心,虽然“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无疑,正知正见、真知真见很重要,拜神求财迷信看相算卦这些都是邪见,不是信佛(这好像很要紧,学佛是要你解除烦恼,越学越烦恼那可是学的问题了,看来聪明与智慧之间还是很有差距哦);


    第三个问题所说的题目是“要有正确认识”——“即使地球毁灭也无需恐慌”;“不生不灭,亦生亦灭”;佛、佛法、佛教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弥勒(名“慈悲”,布袋和尚形象)还住在兜率寺往生道内院,属于“未来佛”,那也是一个过程——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吗?应该是。佛说,苦才是人生,是以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人的面相就是一个“苦”字);佛教强调“自作自受”、“因果相报”。演修法师最后以“鲁迅是伟大的圣者”、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任何宗教能与现代科学相并存的,唯有佛教”结束讲课,倒是留下了一个回味。


    图片

    今天晚饭后,全体穿僧袍,去爬栖霞山。兴致很高。净善法师给每人准备了矿泉水;中途在“了然问法”处集体合影;由于出发时已经天晚了,在山顶上看到的长江四桥已是暮色苍茫;等到达主峰凤翔峰山顶,我和74岁的大师兄等四人与大伙走散了,结果一路摸黑回到寺院,反而提前二十分钟回来。一问,大伙去了“始皇登临处”以后又去了虎山,是从另一条大路下山,我们是抄了小路,这还是前几次去爬过栖霞山带来的熟路的用处哦。哈哈!


    图片



    图片

    编辑丨 明月  责编丨法祥

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