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facebook下载地址

facebook邀请码(最新免费)

邓氏简史:两晋南北朝时邓氏家族的迁移史

已有 223 次阅读   2020-11-04 16:54


​核心提示:西晋末,邓姓大批从河南向南方移民,直达福建、广东,笔者对此持否定观点...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9)的简介及婚育状况

1、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9)的简介

两晋南北朝包括晋朝(公元265--420)、十六国(公元304--439)、南北朝(公元420--589)。前后共历时310年。其中公元304年到439年又称为十六国。

孤峡山人为了方便,按《邓氏简史:第八章 第四节 三国时邓氏家族的迁移史》中所载“公元28051日,孙吴亡于西晋,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晋朝时期。”本章节的时间就按公元前280年开始到公元前589年计算。

晋朝分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正值中华民族史上的第二次南迁洪流。

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2、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80--589)的婚育状况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载:魏晋期间,政府为了增殖人口、发展生产力,强制女子早婚,鼓励早婚多育。据《晋书·列女传》记载,有出嫁婚龄的女子中,其成婚年龄在1315岁之间,并规定:“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家有五女者给复(免役)”。“一胎多子者常赐乳婢、谷食、彩帛等物”(房延龄等《晋书》,90725422737页,中华书局,1974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婚姻习俗》载:()早婚

早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带普遍性的习俗。这种普遍性表现在“纵”“横”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看,三国,两晋,南北朝各个时期都有大量的早婚记载;从横的方面看,这个时期从上到下各个社会阶层,大多数人很早就已婚配。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更明确规定:“自今已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周武帝这道诏书,可以说是对魏晋以来男女早婚之龄的一个总结和在法律上的规定。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一般百姓的结婚年龄为男十五、六,女十三、四。根据前面对最高当权者和将相大臣及上层社会的考察,南方庶民和一般百姓的婚龄与北方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按此记载,那么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80年开始到公元前589年)的310年间,邓氏家族的繁衍代数应是19.375代到20.67代。那么,再结合《邓氏简史:第八章 第四节 三国时邓氏家族的迁移史》的理论推算结果“三国结束时,邓氏家族至少应是繁衍到了曼公的第79.0875代到81.0875代。(注:此数据只是理论化的计算结果,与事实应多少差异)”,我们邓氏到公元前589年时,应是繁衍到了曼公第90.4625代到101.7575代。当然,孤峡山人不敢保证这一说据是绝对可信,毕竟这数据只是理论化的计算结果,与事实肯定是有差异的。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邓氏家族迁移的特点

两晋之前邓氏的发展史呈现出几个特点:

1、原古藉都认定为“〔邓〕徵音。南阳郡。商王武丁封其季父于蔓,后以国为氏”。

2、现都被流氓成性的邓州及邓州的文化枪手们篡改成了“源于邓州”、“古邓国南迁北移至今湖北襄阳团山镇邓城”,把“商武丁封其季父于蔓”、“以国为氏”、“禹公中兴汉室,中兴邓氏”分别属于三个历史时代的三个不同的历史事件,被篡改成了一个时期的一件事。

3、这些历史朝代的邓氏发展史因经历了众多战争及与战争相关的人类大屠杀、天灾、文字狱等等至今已经难得窥见史籍记载,一时要核实清楚,难度极大。

4、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时全国性谱禁之前,清朝各姓各氏随意上溯,趋附名门,攀援望族,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统宗统系现象极为恶劣。现在邓氏族谱的存本也多是明清时期的,冒接世系,乱认先祖的统宗统系现象比比皆是,未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我邓氏源流世系。孤峡山人综合邓必军、邓又铭、邓伟坚、崔国安、王先福、邓必哲、石泉教授等人的研究、科研、考古成果认为,现在可见的两晋之前邓氏世系源流,其实都是前人杜撰(杜撰行为应就是发生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时全国性谱禁之前),漏洞百出,根本不能相信。

换句话说,要搞清楚这些世系源流,只有神仙才能办得到,这些源流学说根本不科学、得不到史籍记载及考古学等等史学、科学的共同支持。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两晋南北朝分两晋和南北朝两个历史阶段。其中晋朝从公元265年到公元420年,南北朝则从公元420年到589年。其中公元304年到439年又称为十六国。

晋朝分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正值中华民族史上的第二次南迁洪流。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有观点称:西晋时期。由于西晋皇室内的争权而引起的“八王之乱”导致黄河流域大乱,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外族乘机为乱,这些外族对中原汉族多少存有抵触情绪,甚至对汉族人血腥屠杀,汉人纷纷南迁。此为之第二次南迁。而且,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北方人口三次南迁的第一次。

《中国历史上八次北人南迁》也称: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即“永嘉南渡”。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中原士族流入自此流入江南。

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四、邓氏南迁闽粤赣,人才蔚起

据《最新考古发现:邓城衰落始于南北朝》称:“据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现证实,邓城在西周至春秋早期是邓国的都城,南北朝之前邓城一直是邓县的治所。南北朝时期,邓城开始衰落,其在当地的中心地位完全被现在的樊城所取代。”

此时,我邓氏家族在邓城开始衰落的同时,也汇入了这一历史洪流。在《历史上邓姓的分布和迁移》就有载:

“西晋末,邓姓大批从河南向南方移民,直达福建、广东。”

不过孤峡山人对此持否定观点。孤峡山人认为:

1、两晋时期邓氏已经迁入今天的福建省(当然,孤峡山人认为存疑待考)。

2、邓氏仍居今天的湖北、河南为中心。

3、两晋时期邓氏已经北迁山西、南迁湖南和江西等地。

4、第三支异姓血统加入邓氏---氐族羌人改姓邓。

5、晋末思露公南迁广东。

6、晋朝邓氏已经在四川繁衍生息。

五、邓氏入闽

1、征南将军尧卿公于永嘉年间入闽

    征南将军尧卿公于永嘉年间进入福建详见于下图《邓氏重新族谱》所载。当然,孤峡山人认为,仅仅只凭我们邓氏族谱的记载是不可信的,应求证于更多的确史志记载,因此,今纪录于此,存疑待考,以待日后有贤者能对其进行更可信、更确定的考证。

 

2、两晋南北朝时邓攸一脉仍居山西,“邓攸南迁入闽”为假谱

在晋代时,山西邓氏一族繁衍不息。其中著名有历史上有名的邓攸(字伯道)就是山西平阳襄陵人。而不是目前众多邓氏族谱所记载的邓攸南迁进入了孤峡山人老家福建---“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今福建三明宁化石壁镇,原属我福建汀州府管辖),后又分支泉州等地”。

《三明境域姓氏族谱初探》对此也载:“宁化县邓氏来源于两支;一是西晋太熙元年(290),由山西省滔分迁入宁化石壁,后播迁于广东省梅县松口一带(见广东省梅县《邓氏族谱》)……”

经福建龙岩的邓又铭宗亲及江西邓必军宗亲等人核实,可以非常肯定邓攸南迁入闽是杜撰。邓攸到去世那天就根本没进入我福建。流传至今各种版本的南阳邓氏族谱对邓攸入闽的记载与《晋书·良吏传》和山西《襄汾县志》及当地邓氏源流世系所载完全背离。

据《晋书·良吏传》载:邓攸(□□-326年)字伯道,是平阳襄陵人。以孝著称。祖父邓殷有赐官。贾混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被中正品评为灼然二品,任吴王文学,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

邓攸的弟弟早亡,留有一个小孩,叫遗民。而不是南阳邓氏族谱所载的邓绥或是邓绥景。

邓又铭宗亲在《西晋良吏邓攸 岂能是邓氏最早入闽始祖?》一文提供了如下文物旁证:

邓攸墓在今山西省襄汾县邓庄镇邓庄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表封土底径3米,残高1.5米。

山西《襄汾县志》第四章第三节也载:邓庄为晋代邓攸(字伯道)故里,村东南有邓仆射墓。大邓、小邓、赤邓,传为邓攸后裔居所。

《唐朝邓氏先祖的墓志》一文还载:“邓伯道墓:在襄汾县东北三十里邓庄。墓前立乾隆年间石碑一通,刻‘邓伯道之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邓伯道,原名攸,晋武帝时人,累官尚书左仆射,廉明奉公,有政绩。现今邓庄百余户邓姓者,皆称伯道的后裔。“

    邓庄:为晋邓攸(字伯道)故里,村外有邓仆射墓。大邓、小邓、赤邓传为邓攸后裔所居。

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亦载:“平阳邓氏,晋仆射攸,字伯道,始居平阳。”

3、《三明市志》证实“邓攸南迁入闽”为假谱

《三明市志·第一章 人口总量·第一节清代及其以前人口总量》载:西晋的“永嘉之乱”(307313),中原板荡,江左衣冠士族入闽者八姓:陈、林、郑、黄、詹、邱、何、胡。

唐总章二年(669),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官兵眷属共8000多人58个姓氏入闽,征剿平定泉、潮间畲族的“啸乱”后,定居于闽,军民人口逐渐融合同化。

在唐末黄巢起义军南下时,再次向闽、赣、粤结合部地区迁徙;多数进入宁化石壁。

三明市志这三段文字记载足以说明,在西晋的“永嘉之乱”中入闽的就没有邓氏,这直接说明了邓攸在这个时间也没有入闽。

六、两晋南北朝时邓氏仍居湖北

两晋南北朝时期邓氏仍居湖北各地。以上几位邓氏先祖可充分证明这一历史现象:

1、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介绍:“青溪山,在湖北南漳县南六十里,接当阳远安二县界,《荆州记》临沮县有青溪山,晋邓璞为临沮长,尝游于此,赋游仙诗。”

《三国荆州临沮校考──兼论马超所督临沮释疑》载:临沮在荆州南郡(后改属襄阳郡),相当于现今的湖北省远安县及南漳县。

2、《湖北名人》载:

南朝·梁:

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阳(今湖北荆门当阳)人。

《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0》载:另一条材料为《南史·庾革传》原文如下:“后为荆州别驾。初梁州人益州刺史邓元起功勋甚著名地卑琐愿名挂士流。

考南齐永元末邓元起已历官槐里令、弘农太守、武宁太守(官品五品)地位虽不高也不算低(《梁书·邓元起传》)。

按《南史·庾革传》所载益州刺史邓元起是梁州人,应是今陕西汉中人;因梁州是古代行政区划名,曾是古九州之一;三国时始设梁州,治所在陕西汉中,唐德宗改其为兴元府。故此,孤峡山人以为《湖北名人》的表述应是错误的。

七、两晋南北朝时邓氏迁居湖南

两晋南北朝时期邓氏向南迁入了湖南,其中有平直公房的祖先---杰出史学家邓粲及平直公和定居湖南湘乡的邓安远、邓表政等。其中平直公房后来成为湖南、广东的巨族。散居于湖南汝城、广东乐昌等地。

1、杰出史学家邓粲(平直公房的祖先)

《晋书·全文注解:卷八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陈寿 王长文 虞溥 司马彪 王隐 虞预 孙盛 干宝邓粲 谢沉 习凿齿 徐广》载:邓粲,长沙人。少以高洁著名,与南阳刘驎之、南郡刘尚公同志友善,并不应州郡辟命。荆州刺史桓冲卑辞厚礼请粲为别驾,粲嘉其好贤,乃起应召。驎之、尚公谓之曰:“卿道广学深,众所推怀,忽然改节,诚失所望。”粲笑答曰:“足下可谓有志于隐而未知隐。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尚公等无以难之,然粲亦于此名誉减半矣,后患足疾,不能朝拜,求去职,不听,令卧视事。后以病笃,乞骸骨,许之。粲以父骞有忠信言而世无知者,著《元明纪》十篇,注《老子》,并行于世。

古代《桂阳县志》载的:“邓平直,《衡州志》作‘邓正直’,衡阳人,素以行谊重于乡,陈武帝永定初,始兴侯欧阳頠(音伟)为南安将军、衡州刺史。知其贤、礼为上宾。湘州归陈,改汝城为卢阳县,頠遂辟平直为卢阳令。时方草创,平直罢征敛、弭盗贼、创城隍、修水利、兴学校、崇儒术,士民交口称之。平直乐其地之山水,因家焉”。

2、邓安远、邓表政定居湖南湘潭湘乡大乐坪

《湘乡邓禹墓与元侯祠》载:东晋时有邓安远、邓表政等亦仰瞻祖武或仕宦或流寓来湘定居。

《湖南氏族源流·邓》也载:汉高密侯禹,字仲华,传十一世至晋安帝时表政公,仕长沙,为太守,遂家于湘。清乾隆间建宗祠于大乐坪。本族名人邓崇峰,字峙南,乾隆壬申副榜;邓文泮,字圣泽,乾隆丙戌进士,擢御史。

还有资料称:在晋安帝时,有叫邓表政者,官长沙太守。于义熙十年(414年)辞官,隐居于上湘,开始编修族谱,为邓氏最早编族谱。邓表政定居湖南湘乡得到了《湘乡邓禹墓与元侯祠》的确认。但孤峡山人和邓必军宗亲都认为没有查到可信的史籍记载,应存疑待考。

3、姜公迁湖南

《饶平客家人的迁移入饶》一文称:“晋孝武帝时,六十二世姜公,为避乱离南阳新野徒迁湖湘。”

4、东晋末道士邓郁之在湖南修行

《宋代南岳道教的兴盛》载:洞灵宫,据传东晋末道士邓郁之居此,遇魏夫人(名华存)传法,按法修行得道。

五清观,位于石廪峰下。……南宋乾道年间,道士邓时永、道人黄宗正二人在此开山伐木芟茅,募资新创殿宇,祈雨禳灾。

八、第三支异姓邓---两晋南北朝时氐族羌人改姓邓

这一时期,邓氏发展史上迎来了至今有史籍确切记载的第三次异姓血统加入--羌族邓氏:两晋时羌人姓邓,即苻融后裔氐族邓氏。

源于氐族,出自晋朝时期氐族苻坚下属邓部,属于汉化改姓为邓氏。

《晋书》记载:“两晋时,有羌人姓邓。”按其史记载,羌人姓邓者唯有前秦国的宣昭帝苻坚所属,是苻坚的三弟、镇东大将军苻融的属下部落将领,曾攻占襄樊、邓县地区,因此当为氐族,而非羌族,应为汉文化影响的结果,即以占据之地为汉化姓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史记载中多将氐、羌二族通论,亦无不可。

九、两晋南北朝时邓氏南迁江西

晋朝时期,邓氏已经南迁入江西,目前孤峡山人查实的有江西宜春的道人邓表、邓岳(邓岳弟弟邓逸;邓岳儿子邓遐)一族、今赣州市人邓德明(南朝名学者)、四代高官的邓琬一族等人。

1、道人邓表在江西宜春小仰山修练

《读史方舆纪要29·【续卷八十七】》(【清】顾祖禹 撰)载:又小仰山,在府南三十里,亦高秀。晋邓表修炼于此,一名邓表峰,又名水晶山。

《全唐文》卷883《袁州宜春县重造紫微观碑文》:“宜春县紫微观者,盖有晋邓表真人上升之地。

2、江西有邓岳(邓岳弟弟邓逸;邓岳儿子邓遐)一族

江西南昌五义堂邓氏称其始迁祖是遐公

    江西南昌上高儒里邓氏族谱(不分卷,邓斯文纂修,清道光间木活字本)载称他们是五义堂,始迁祖遐公从河南南阳新野宦寓江西南昌。谱内录儒里邓氏重修族谱自序、凡例、援古、家训、历代像图、居址图引、坟塋图、砧基、源流世系、世系图表等。

《晋书·列传第五十一·王逊蔡豹羊鉴刘胤桓宣硃伺毛宝刘遐邓岳》(房玄龄)载:邓岳,字伯山,陈郡人也。本名岳,以犯康帝讳,改为岳,后竟改名为岱焉。少有将帅才略,为王敦参军。转从事中郎、西阳太守。王含构产逆,岳领兵随含向京都。及含败,岳与周抚俱奔蛮王向蚕。后遇赦,与抚俱出。久之,司徒王导命为从事中郎,后复为西阳太守。

    及苏峻反,平南将军温峤遣岳与督护王愆期、鄱阳太守纪睦等率舟军赴难。峻平,还郡。郭默之杀刘胤也,大司马陶侃使岳率西阳之众讨之。默平,迁督交广二州军事、建武将军、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录前后勋,封宜城县伯。咸康三年,岳遣军伐夜郎,破之,加督宁州,进征虏将军,迁平南将军。卒,子遐嗣。

    遐字应远。勇力绝人,气盖当时,时人方之樊哙。桓温以为参军,数从温征伐,历冠军将军,数郡太守,号为名将。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常为人害,遐遂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数段而出。枋头之役,温既怀耻忿,且忌惮遐之勇果,因免遐官,寻卒。宁康中,追赠庐陵太守。

岳弟逸,字茂山,亦有武干。岳卒后,以逸监交广州、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

3、晋代邓德明(南朝名学者)

邓德明(生卒不详),南朝刘宋(公元420477年)时期南康郡赣(今赣州市)人。他自幼刻苦求学,为了更好精研学问,曾于宋文帝(刘义隆)元嘉末(约公445年)不远千里,投师于当时著名学者雷次宗名下,从此学业大进,以广闻博识,贯通古今见称。

他以毕生精力写成《南康记》。全书以《尚书·禹贡》为据,参考后世有关山经水志方面的著作,兼用考据、叙述、描写、议论等方法,综合介绍了家乡的山川胜迹、自然景物,社会人事,以至奇闻怪事。

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郡人谢诏主编《赣州府志》时,称邓德明为赣南全境第一个学者,名命名列《赣州府志·文苑》之首,赞《南康记》为“此邦文献之冠”。

4、四代高官的邓琬一族

《南昌名人史传》载:邓琬,字元琬(中华邓氏族谱网补充:邓琬(407466)字元琬,一作元琰),豫章南昌人也。高祖混,曾祖玄,并为晋尚书吏部郎。祖潜之,镇南长史。父胤之,世祖征虏长史,吏部郎,彭城王义康大将军长史、豫章太守,光禄勋。琬初为州西曹簿,南谯王义宣征北行参军,转参军事,又随府转车骑参军,仍转府簿,江州治中从事史。

邓琬后封辅国将军,任南海郡太守。大明八年(464)为晋安王刘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史,代行江州事。 时宋废帝刘子业无道,皇族诸王夺位斗争剧烈。琬遂举九江之众,拥戴刘子勋,进攻废帝。战乱中明帝即位,琬亦让子勋在寻阳登位,并改年号为义嘉元年(466),自为左将军、尚书右仆射。同年八月兵败被诱杀。

(备注:综上,邓琬家族的世系是:邓混邓玄邓潜之邓胤之--邓琬。)

十、晋末邓氏思露公进入广东

《连州邓太守的传说》称:南北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思露奉命率军南征,携妻子张来到小桂阳(今连州),见得官碑(今西崖镇韶陂村)此地也是八仙座位,石峰林立,右是连绵群山组成凤凰展翅,乃卧龙藏虎之地,便落户官碑。当年正月二十日申时,阿鲁(邓太守)在官碑降生。

十一、两晋南北朝时南阳郡邓氏邓渊一族居甘肃

两晋南北朝时期邓渊一族在今天的甘肃泾川一带繁衍生息。世代为官为侯。

《魏书·列传第十二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载:邓渊,字彦海,安定人也。祖羌,苻坚车骑将军。父翼,河间相。慕容垂之围鄴,以翼为后将军、冀州刺史、真定侯。

其从父弟晖为尚书郎……

子颖,袭爵。为太学生,稍迁中书侍郎。……谥曰文恭。

子怡,袭爵。官至荆州刺史、假宁南将军。赐爵南阳公。和平中卒。

长子良奴,袭爵。良奴弟侍,高祖赐名述。历吏职,以贞谨见称。

长子纂,奉朝请,累迁中散大夫。

  纂弟献,奉朝请、司空西阁祭酒、员外常侍、河阴令。寻迁镇远将军、谏议大夫。

怡弟宗庆,以中书学生,入为中散。稍迁尚书,加散骑常侍,赐爵定安侯。……

宗庆子伯忻,与父俱死。

  伯忻子俨,逃越得免。后历尚书郎,除常山太守,转安南将军、光禄大夫、持节、兼尚书左丞、郢州行台,又加抚军将军。卒,赠镇南将军、荆州刺史。

  颖弟权,从世祖征伐,官至龙骧将军、豫州刺史,赐爵新野侯。从征蠕蠕,坐法死。

  弟颢,卒于中书侍郎。……

  颢长子灵珍,中书学生、秘书中散。卒,赠员外散骑常侍。

  子羡,历中书学生、侍御史,以明谨见知。……

神龟初,发疽卒,年五十四。诏赙帛三百匹、朝服一袭,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谥曰恭。

  长子跻,字伯升,颇有意尚。秘书郎。……

子孝绪,元象中,以跻柩还国。……

灵珍弟灵奇,立忠将军、齐州刺史。进号冠军将军,赐爵昌国侯。为政清简,有威惠。

  子恭伯,右光禄大夫。

孤峡山人又查得资料称:邓渊(403),字彦海,氐族,雍州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据《大魏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阳邓恭伯夫人崔氏之墓志铭》所载,邓恭伯,魏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阳郡邓氏,不是氐族。而称邓渊是氐族明显有误,故孤峡山人在这更正网传资料的说法。

综上可知,两晋南北朝时期邓渊一族在今天的甘肃泾川一带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不是一般家族能与之相比的。

十二、晋朝邓氏已经在四川繁衍生息

蜀郡农民邓定、梓潼郡民邓肶的存在,孤峡山人认为可以依此认定为晋代时期邓氏已经在四川繁衍生息了。

《中国历史年代表之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载: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

公元307年:丁卯,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大成武帝李雄晏平二年;汉赵高祖刘渊元熙三年;蜀郡农民邓定、隗文在今陕西汉中起义并发动“汉中之战”。

《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载:“时有五城郡氐酋赵雄杰等扇动新、潼、始三州民反叛,聚结二万余人,在州南三里,隔涪水,据槐林山,置栅拒守。梓潼郡民邓肶、王令公等招诱乡邑万余人,复在州东十里,涪水北,置栅以应之。

十三、西晋时邓氏已经在浙江慈溪开枝散叶

娄毓阁在《慈溪市草编之乡长河史志之十六(姓氏·宗谱)·第二节 长河大姓来历·张姓》称:第十五世:西晋司空壮武公华,字茂先,娶邓放女,生二子祎韪。

“邓放女”的存在,说明西晋时邓氏已经在浙江慈溪开枝散叶。

十四、西魏时的邓彦

邓彦,藉贯不明,世系不明,故独立开列于此。

《白话资治通鉴·粱纪十五·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乙丑,公元545年)》载:西魏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与他的女婿邓彦一同前往瓜州。元荣死后,瓜州最有威望的大姓人家上表请求让元荣的儿子元康做刺史。邓彦于是杀掉了元康,篡夺了这个职位。西魏无力讨伐他,便任命邓彦为瓜州刺史。但多次征召他,他都不来,又与南面的吐谷浑勾结。西魏丞相宇文泰因为离瓜州路途遥远,很难兴师动众地讨伐他,便想用智谋征服邓彦。他派给事黄门侍郎申徽担任河西大使,密令申徽算计邓彦。

  申徽带领五十名骑兵前往瓜州,来到了瓜州后,就住在宾馆里了。邓彦见申徽没带什么随从,没有怀疑他。申徽派人暗中劝说邓彦归顺朝廷,邓彦不听从劝告,申徽又派人表示赞成邓彦留在瓜州的计策。邓彦听信了这些话,于是崐来到申徽住的宾馆。申徽事先已与瓜州的主簿敦煌人令狐整等密谋策划好了,在座位上捉住了邓彦,把他捆绑了起来;接着就宣读诏书安抚百姓和官吏,并且说:“大批人马随后就要来到。”瓜州城里没有敢乱动的。于是,申徽便把邓彦押送到了长安。宇文泰任命申徽为都官尚书。

《明清时期河西地区“水案”史料的梳理研究》还载:敦煌唐代文书《沙州敦煌县灌田用水分配细则》(P13560),就是西魏刺史邓彦所立,迄至唐代敦煌当地一直遵行的配水法规。其中分干、支、子各级渠道,细列其行水次序,并称其为“古老相传,用为法制”。

十五、两晋南北朝时邓氏名贤

两晋南北朝时邓氏除了上述记载以外,还有一些其它一些邓氏先贤先达,因其籍贯不明,故孤峡山人集录如下:

镇东将军邓定

《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0》载:桓温驻军蜀地援引成汉政权中的贤才为己之用像成汉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嘏、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璩等皆蜀地一时之选桓温并用为参军。但不久王誓、邓定等复反众各万余桓温一一讨平。

 



喜欢这篇日志?收藏或分享到:



分享 举报